beer.young2009@gmail.com
#1a9763
安全的碳烯前驅物,
只要有醛基就可以!!
#1a9763
全氟立方烷:打包自由電子
#1a9763

消滅CO2:鎳氧化物催化

三至六碳的碳氫化合物合成

#1a9763

二甲苯異構物的分離:

錳離子為主體之一維配位高分子

beer.young2009@gmail.com

Dibenzocyclooctendiones (DBCDOs): New

Arginine-Selective Labeling Reagents Obtained Through Benzilic Acid Rearrangement

Cheng-Ting Shih, Bo-Hong Kuo, Chun-Yi Tsai, Mei-Chun Tseng and Jiun-Jie Shie

Org. Lett. 2022, 24, 25, 4694–4698

中央研究院 化學研究所 謝俊結助研究員

生物共軛法提供化學修飾蛋白質或胜肽合成策略,由於藥物–抗體偶聯物在生物醫療上的蓬勃發展,促使實現特異性胺基酸位點生物偶聯蛋白質修飾方法與日俱增。相較於現行依賴胺基、羧酸基、硫醇或羥基等官能基的化學共軛方法,直接標記在鹼性精胺酸上的胍基團則較少被利用發展。然而,特定蛋白質轉譯後修飾精胺酸的瓜胺酸化和甲基化通常在細胞生理調節和疾病的發生具有關鍵性影響,因此發展特異性精胺酸探針用以了解調控精胺酸轉譯後修飾的靶點蛋白質日益重要。不同於現行的探針分子與胍基接合必須在強鹼的反應條件進行,形成可逆水解的加合物,我們證明二苯並環辛二酮(DBCDO)分子可在溫和的反應環境中,即具有精胺酸位點化學選擇性修飾,並與胍基經由不可逆的苯甲酸重排形成穩定的螺環收縮加合物。系統性的結構研究同時揭露DBCDO分子可利用化學巧妙修飾八員環核心骨架和芳香環部分,調節與胍基團連接效率,實現同一胜肽分子一鍋化雙標記不同位置的精胺酸殘基的區域選擇性。由於DBCDO 接合反應效率及其易於合成等特性,預期DBCDO將成為特異性精胺酸位點修飾的潛力標記探針。同時,這種類型的探針分子將促進生物共軛法的未來發展,用以開發藥物–抗體偶聯物。

beer.young2009@gmail.com

Break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by Highly Doping Ru in Wide-Band-Gap SrTiO3 as Electrocatalyst

Heng-Jui Liu, Ching-Yu Chiang, Yun-Sheng Wu, Li-Ren Lin, Yi-Chen Ye, Yi-Hong Huang, Jai-Lin Tsai, Ying-Chih Lai, and Ratiporn Munprom  

ACS Catalysis, 2022, 12, 10, 6132-6142

國立中興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劉恒睿助理教授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蔣慶有助研究員

電解水生產綠氫為聯合國在尋求替代能源的過程中重點發展的項目之一,然而受限於目前商用電極的製作成本與效能,都是電水解電極材料在實用化上的艱鉅挑戰。而在電解水之化學反應中涉及到兩個半反應,其一為在陽極端的析氧反應(OER)以及陰極端的析氫反應(HER),因OER有更大的能量需求和較慢的四電子轉換過程,所以其通常決定了關鍵的產氫速率。而傳統的OER電極材料多為貴金屬體系,以Ir、Ru最具代表性,然其雖具有相當大的活性,但也較易於反應生成其他型態的物質,最終失去了電水解反應的穩定性,因此尋找同時具有活性與穩定性的電極材料一直以來都是此領域的研究重點。本研究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以穩定性優先為考量再大幅提升其導電性,最終成功開發出同時具有高催化活性與長操作時效的電催化電極材料。藉由將大量的Ru元素(約30 at%)加入至對酸鹼有極高耐受性的寬能隙半導體鈦酸鍶(SrTiO3,STO)中,製作出具高度釕摻雜之鈦酸鍶(Sr(Ti,Ru)O3)的固溶體奈米粒子。高度的Ru摻雜可在寬能隙STO的能隙中創造出一未填滿的中間能帶(intermediate band),使其具有高導電性,比起純發泡鎳與常見之釕酸鍶(SrRuO3,SRO)電極不僅具更大的催化活性與較小的過電位,同時還表現出極高的穩定性,表明該材料在電解水領域具有全面的前瞻性應用。

beer.young2009@gmail.com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unctionalized

poly-cyclodextrin membranes confining polyaniline

for charge storage

Ramachandran Rajakumaran, Cheng-Hui Shen, Bekir Satilmis and Chung-Wei Kung. Chem. Commun. 2022, 58, 6590-6593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龔仲偉副教授

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為具備相互連通之規律孔洞性與高度結構可調性之奈米孔洞材料,為目前已知比表面積最高的材料,然而多數MOF材料為粉末型態之固體,且在水中化學穩定性欠佳,因而限制了此類材料於催化、儲能與環境相關用途之應用性。本研究首度於環糊精聚合物(poly-cyclodextrin, poly-CD)之可撓纖維膜表面直接生長MOF晶體,藉助poly-CD表面佈滿之親水–OH官能基起始MOF晶體的成核,進而得到生長於poly-CD纖維表面且覆蓋率極佳、連續串接的多孔MOF晶體。本研究所選用的MOF,UiO-66,在中性與酸性水溶液中皆具有高度化學穩定性,因此可進一步將導電高分子聚苯胺(polyaniline, PANI)選擇性地聚合在上述可撓MOF/poly-CD纖維膜的奈米孔洞中,得到同時具備導電性、可逆氧化還原反應活性、孔洞性與水穩定性之可撓纖維膜。MOF除了提供奈米孔洞用以生成孔洞限縮之聚苯胺以外,也同時扮演了加強poly-CD機械強度的角色,可以避免直接使用poly-CD纖維膜聚合苯胺之後脆化、失去可撓性的問題。本研究成果除了在材料化學基礎研究上的突破之外,此導電纖維也在可穿戴式超級電容儲電元件的發展上具重要性。本研究於2022年6月獲選為Chemical Communications的Inside Front Cover,其中封面背景取材自臺南的河樂廣場,以彰顯在地研究成果。

beer.young2009@gmail.com

大同大學 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

侯素君 助理教授

侯素君助理教授於2019年2月取得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博士學位,在研究所期間師從王勝仕教授習得如何利用光譜技術、生化技術及工程方法探討蛋白質聚集機制及研討抑制類澱粉纖維症之方案。除此之外,更藉由本人對類澱粉纖維聚集行為之了解,進一步將其開發作為新型之生醫材料應用於多種領域。研究所畢業後,於同年開始於原實驗室中展開博士後研究員之工作,並於此期間深入探討牛血清白蛋白對β-乳球蛋白類澱粉纖維水膠之藥物釋放機制之影響,其成果已於2019年6月發表於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在2021年9月獲得延攬成為大同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之助理教授。目前研究主題及興趣有二,其一為設計新穎之奈米粒子治療類澱粉纖維症/蛋白質構形病;其二為開發以蛋白質為基礎之材料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近期之主要研究成果(去年自今)已分別發表於台灣化工學會期刊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之上。

beer.young2009@gmail.com

淡江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王儀雯 助理教授

王儀雯助理教授於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系完成博士學位,指導教授為高振宏特聘教授。博士畢業後在台積電研發處擔任主任工程師,之後至國立臺灣大學材料所擔任博士後研究以及助理研究學者,於2020年回到母校淡江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任教,研究半導體後段封裝之金屬接合,近年研究主題聚焦於低溫銲料開發,以應用於可撓式以及穿戴式電子產品。王儀雯助理教授的代表作為在小尺度Ni/Sn/Cu結構,當Sn完全消後殆盡後,介金屬Cu3Sn生長行為之探討,研究成果發表於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期刊中。

beer.young2009@gmail.com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系

朱忠瀚 助理教授

若化學和分子是大自然的語言,那麼研究天然物無疑是了解物種間交互作用的捷徑,藥物開發固然是天然物對人類的主要貢獻之一,然而我希望能從更多元而廣泛的角度來研究天然物。首先,我的研究團隊致力於結合生物資訊與對天然物合成酵素的了解,開發能夠讀取編碼於基因中的資訊,進以預測天然物結構的演算法;我們針對非核糖體肽的基因進行分析,並且將預測出的結構合成,因而發現了多個具有新穎抑菌機制的抗生素(J. Am. Chem. Soc. 2020, 142, 14158)。其次是合成方法的開發:固相合成的產物易於純化且產率高,但經常使用的反應和標的卻只有寥寥幾種(胜肽、核酸),傳統的液相有機合成反應則極為多元,兩者的優點是否能結合,讓天然物的合成更有效率呢?我們將噻唑的合成模組化,以此方法完成了Pagoamide A的全合成(Front. Chem. 9:741290)。第三個方向是設計新的檢測方法來篩選具有「非傳統活性」的天然物,這些天然物不一定有直接的應用,但能幫助我們深入了解物種的演化與生存策略,例如:能夠促進生長、提高突變率、調控休眠行為的天然物,能與已知抗生素產生協同效應的天然物也是我們有興趣的研究範圍(ChemMedChem 2022, e202200075)。

歡迎到我們的實驗室網頁逛逛,想要合作交流的化學界先進,請不吝與我聯絡。

beer.young2009@gmail.com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系

柳玗珍 助理教授

Woo-Jin Yoo was born in South Korea and moved to Canada at a young age. He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Guelph and received his B.Sc. and M.Sc. degree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essor William Tam studying 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cross-coupling and cycloaddition reactions. He then studied at McGill University and joined Professor Chao-Jun Li’s group to conduct research in Green Chemistry. After earning his Ph.D. degree at McGill University, he moved to Japan and entered the laboratory headed by Professor Shu̅ Kobayashi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as a JSPS postdoctoral fellow, where he developed various metal nanoparticle catalyzed oxidative coupling reactions. He then joined the same lab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then was promoted to the Lecture position. During this time, his research involv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under single-electron transfer (SET) conditions, multi-component coupling reactions using carbon dioxide as a C1 feedstock, and asymmetric synthesis using chiral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In 2020, he moved to his current position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where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li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ynthetic methods to access bioisosteric compounds.

beer.young2009@gmail.com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余柏毅 助理教授

余柏毅博士2017年自國立臺灣大學化工系獲得博士學位(師從錢義隆教授),研究專長為各類型化工製程模擬(設計、控制、優化、強化等)。於20192022年間,余博士服務於長庚大學化工與材料工程系,擔任助理教授一職。服務期間,曾擔任長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組長,亦曾任長庚大學綠色科技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指導校內多件產學計畫推動與執行。20222月,轉任至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工系,擔任助理教授。後於同年8月,轉回母系任職。

余博士研究方向,為應用各種模擬技術,解決工程、經濟、與環境問題。學術研究方面,近年著重於生物質轉化製程、二氧化碳高質化應用、與環境中廢棄物分解、回收、高質化利用製程等。自任職後,目前發表8SCI期刊、2篇英文專書章節,皆為第一或指導作者。除學術研究之外,亦指導13件產學計畫執行(合作對象為台塑、台化、工研院等),協助推動化工廠理論建模與智慧製造,以達製程改善目標。

下方代表著作探討丙酮縮甘油(solketal)的生產。丙酮縮甘油為甘油進行高質化的選項之一,預期可解決生產生質柴油時,伴隨生產出的大量過剩甘油問題。本文提出多個丙酮縮甘油製程,進行嚴謹的設計、控制與優化研究。此為本年的最新研究,發表於Process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期刊,提供各界參考。

beer.young2009@gmail.com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Jame Lai 副教授

Dr. James Lai currently serves a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wan Tech). Dr. Lai received a Ph.D.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from the New York University—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formerly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ith emphasis in the field of nanomaterials.  He also holds a bachelor’s degree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nd an associated degree from the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ormerly National Taipe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 to joining Taiwan Tech, he served as a Bioengineering Faculty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s an engineer Dr. Lai wants to remove technological boundaries by applying scientific principles.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developing novel nanomaterials and reagents for bioprocessing[1-3] to enhance biomarker detection/clinical assays[1, 3], to improve therapeutic biologics manufacturing, and to enable life science research[2, 4]. He has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biomedical research, which is intrinsically multidisciplinary in nature, requiring contributions from experts in various fields. His research has been supported by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Coulter Foundation, etc. More information about his research group can be found in https://sites.google.com/view/smart-bioprocessing/home. Dr. Lai is also highly passionate about translating the technologies developed in research laboratories to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at benefit the standard of care received by patients. In 2017, he was selected as a fellow of Leaders in Future Trends, supported by Taiwan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explo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mmercialization,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Taiwan. His research work has resulted in two biotech startups.

beer.young2009@gmail.com

靜宜大學 應用化學系

鄧名傑 助理教授

鄧名傑助理教授於2010年在國立成功大學取得化學博士學位,從事無機材料開發,電化學催化研究與離子液體合成,之後在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主題為:利用同步輻射原位分析技術來探討電化學催化與儲能機制。2018-2020年加入雲林科技大學開始建立個人實驗室,從事柔性儲能電池開發,儲能機制研究以及固態電解質設計。鄧名傑博士於2020年2月轉任靜宜大學化學系,將研究方法改採取環境友善與綠色循環的設計理念。例如,近期發展出利用仿生材料打造高效能柔性全固態儲能裝置,並且成功建立固態電解質中離子傳導模型,有助於提供開發高性能固態電解質新的設計路徑,相關成果分別刊登於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 Mater. Chem. A、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期刊。

Wilfred L.F. Armarego and Christina Chai
ELSEVIER, 7th ed. 2013
化學是著重實驗/實作的學科,開學後實驗課程陸續開始,學習實驗操作必須先具備基礎的實驗知識與技能。這本書從文獻中擷取數千種市售化學品純化的方法,介紹了化學實驗室中常見的或是最新的純化程序,也詳列了純化特定類別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今年即將出版第9版,Part 1: Physical Techniques, Chemical Techniques, Organic Chemicals.   Part 2: Inorganic Chemicals, Catalysts, Biochemicals, Physiologically Active Chemicals, Nanomaterials.,化學中心總圖書室將於電子書正式出版後購入。
beer.young2009@gmail.com
#1a9763
#1a9763
#1a9763
#1a9763
開學了!9月是新學期的開始,我們在9月號繼續介紹各校新進人員,歡迎學界的前輩們透過電子報的介紹,能看到適合與新血教師互相合作的機會!同時提醒每位新生,化學是一門了解「如何組成、如何被創造」的學科,需要學會操作儀器鑑定創造出的物質、需要進實驗室做實驗,「化學安全」永遠是實驗室的第一要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連續兩期在〈書訊補給站〉中介紹必備專書,《Research Laboratory Safety》是各實驗室檢視實驗安全、訓練新進學生實用的參考書、《Purification of Laboratory Chemicals》則是學生在化學實驗室做純化時的必備工具書。
 
也跟大家預告10月底主編舉辦的一件大事,2022 ASiS8 第八屆亞洲矽化學國際會議將於臺大召開,熱烈邀請大家於10月28-31日前來共襄盛舉。
 
最後當然要再次介紹,當您無法開啟在〈書訊補給站〉介紹的專書、〈推薦報導〉的新知,〈臺灣研究新發現〉成果發表的期刊,別忘了「化學中心總圖書室」始終支持您的研究工作,可以提供「零距離、免付費」的館際合作服務,線上提出申請,化學領域的電子期刊、電子書,以及紙本文獻通通都有!化學中心總圖書室會於正常上班時間4小時內回覆(週一~五,09:00-17:00),歡迎多加利用。

也請各位能花幾分鐘的時間填寫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您的批評與指教才能使我們不斷改善服務方向和品質,再次謝謝大家。


https://lib.ch.ntu.edu.tw/


取消訂閱